亞太日報11日香港報導,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11日下午在南京紫金山莊與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鬱琦舉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會面。張志軍在開場致辭時,以“主委”稱呼對方,他說:“我希望也相信,今後我們會常來常往,一定能成為好朋友,共同為兩岸關係發展出力。”
新華社消息,張志軍在會見中說:“我跟鬱琦主委是第二次見面,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我們之間多麼熟悉還談不上,因為在巴厘島見了5分鐘,但肯定已經不陌生。”
張志軍表示,這次會面主要是為了落實兩人去年10月在巴厘島達成的共識,也就是我們之間進行互訪,我們兩個部門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當然,也希望借這個機會,就兩岸關係形勢和政策及兩岸交流合作有關問題交換意見,共同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絕不讓兩岸關係再遭折騰走回頭路
張志軍說,兩岸應共下決心,絕不能讓兩岸關係再遭折騰,更不能走回頭路。他表示,兩岸關係幾十年一路走來,風風雨雨,跌宕起伏,在曲折中不斷前行。從早期激烈的軍事對抗和政治對峙,逐步走向緩和,打破相互隔絕的堅冰,開始接觸交往。後來又屢經緊張動蕩,終於在2008年5月實現歷史性轉折,開闢了和平發展的道路。回顧這段歷程,深感兩岸關係能有今天這樣的良好局面實屬不易,凝聚了兩岸無數人的心血和付出,我們應倍加珍惜,共同努力,維護好並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
張志軍說:“我注意你來訪前曾講,此行任重道遠,此次會見的確倍受各界矚目,兩岸民眾有很大期待,我們雙方的責任都很重。其實,我認為,只要我們道走對了,路就不會遙遠。臺北到南京的直線距離比北京到南京還要近。我相信,兩岸只要沿著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走下去,今後應該而且一定能夠走得更近。”
國臺辦與陸委會建立聯繫機制有利解決兩岸交往突出問題
張志軍表示,國臺辦和陸委會作為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是兩岸雙方加強溝通,推進兩岸關係更大更好發展而採取的一項務實舉措,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持續深化,尤其是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上,不斷增進政治互信的結果。
他表示,希望這次見面能取得預期成果,“也祝鬱琦主委和訪問團的各位朋友在大陸期間一切順利”。
王鬱琦邀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台
王鬱琦在正式會面時,邀請張志軍“在可預期的將來,能夠到台灣來訪問”。張志軍接受了邀請。
王鬱琦在開場致辭時表示,去年10月他與張志軍在巴厘島短暫見面,當時商定的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定期互訪,經過短短4個多月就能實現,“難能可貴”。今天我們在這裡正式會面,共同探討兩岸民眾關注的問題,這代表著兩岸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
他說,國臺辦和陸委會成立20多年來,兩岸關係有著非常劇烈的變化,“從當初幾乎要兵戎相見,到今天我們可以坐在這邊開會”,這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對於得來不易的和平穩定局面,我們都應加以珍惜,也希望我們能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兩岸關係。
對於王鬱琦的致辭,張志軍在回應中表示,要破解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一些難題,“我們必須有一點想像力”。不僅是這樣的會面,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應該有更大的想像力。
他說:“我也非常願意有機會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到台灣去。兩岸是一家人,不能‘老死不相往來’。作為兩位主管兩岸事務的負責人,我們要多做溝通,多了解彼此的社情民意,我想兩岸的民眾對此是歡迎的。”
大陸台灣各自發佈新聞稿 不簽署任何文件
綜合消息,王鬱琦11日早率團抵南京展開四日官式訪問大陸行程,稱此行不易,盼圓滿順利促進彼此瞭解。這次是兩岸首次主管兩岸事務的官員舉行會談。出發前王鬱琦表示,下午會面後將各自發佈新聞稿,不會簽署任何文件。
外界預計這次臺灣陸委會在雙方會面中,料將會提及"習馬會",尤其是臺灣的總統馬英九是否會以官方身份出席今年在北京舉辦的亞太經合會議。
王郁琦一行明天將拜謁中山陵,並在南京大學發表演講。後日將前往上海,將與上海學者智庫座談,參觀上海電視臺,又計畫探訪上海台商子女學校後,本週五自上海浦東機場搭機返回臺北。